據自成學歷信息網小編的了解,2022年最新元旦春節(jié)雙節(jié)放假安排,原來具體內容是這樣的。
現在雖然是2021年,但是離2022年已經不遠了,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最新元旦春節(jié)雙節(jié)放假安排,有需要的同學們,可以參考一下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2022年最新元旦春節(jié)雙節(jié)放假安排
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:
2021年12月31日(周五)-2022年1月2日(周日),共放假3天。
2022年春節(jié)放假安排:
2022年1月31日(除夕、周一)-2022年2月6日(初六、周日),共放假7天,其中2022年1月29日(周六)、2022年1月30日(周日)正常上班調休。
春節(jié)的習俗
1. 貼春聯
春聯起源于桃符。“桃符”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。道路宋代,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,可以起到驅惡鎮(zhèn)邪的作用;也表達了自己的美好心愿;還有一個作用是可以裝飾門戶,看起來美觀。
2. 年畫
很多地方,為了祈求一家福壽安康,還保留著貼年畫的習俗。據說,在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,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。
門神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,一般是一個是白臉,一個是黑臉。都是玄弓配劍,威武非凡。
這兩位門神是誰呢?民間流傳有下面這幾種說法:
一說這兩位門神是神茶和郁壘,南朝(梁)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中有記載:正月初一,“造桃板著戶,謂之仙木,繪二神貼戶左右,左神荼,右郁壘,俗謂門神”。
一說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瓊和蔚遲恭看門驅鬼。據說,唐太宗生病,聽見門外鬼魅呼號,徹夜不得安寧。這時,大將秦瓊、尉遲恭兩位將軍自告奮勇,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鎮(zhèn)守。第二天夜里宮中果然平安無事,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。后來,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整夜為其守護實在太辛苦了,于是命畫工將他倆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,稱為“門神”,以驅鬼魅。后來,民間老百姓爭相效仿,紛紛寶兩位將軍的畫像貼在門上。
3. 貼福字
每逢新春佳節(jié),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,墻壁上貼上“福”字。貼“福”字寓意“福氣”、“福運”。還有的將福字倒過來貼,寓意“幸福已到”、“福氣已到”。
4. 放鞭炮
鞭炮也叫“爆竹”。古代的時候,人們在正月初一早上起床后,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燒,竹子爆裂發(fā)出巨大的聲響,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,保護全家平安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爆竹的功能由辟邪軀鬼,轉變?yōu)闋I造喜慶、祥和、熱鬧的氣氛。
而現在,因為安全、噪音和污染等問題,我國很多城市已經禁止放鞭炮。
5. 舞獅子
獅子在人們心目中為瑞獸,象征著吉祥如意,幸福安康。中國民俗傳統(tǒng)認為舞獅子可以驅邪辟鬼。所以,每逢喜慶的節(jié)日,都會敲鑼打鼓,舞獅助興。
6. 除夕守歲
守歲,就是在舊年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,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習俗。
秦漢以后,人們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。所以,人們點起蠟燭或是油燈,等候這一刻的到來。象征著把一切邪瘟、疾病趕跑,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
元旦和春節(jié)的由來
元旦
事實上,說起元旦節(jié),其實還要追溯自三皇五帝時期,話說當時堯帝勤政為民,一生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不過堯的兒子是個沒出息的,堯就沒有把部落傳給兒子,而是選擇了品德高尚、能力突出的舜。堯在死前,也叮囑舜要把位子傳給德才兼?zhèn)涞娜?,在這之后,舜又把位子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。事實上,這幾位首領都對百姓很好,做了很多好事。后來人們把舜祭祀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,正月初一稱為“元旦”,這就是元旦的由來。
春節(jié)
春節(jié)和年的概念,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(yè),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“年”,《說文·禾部》:“年,谷熟也”。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,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,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,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,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,即一年的開始,也叫年,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,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,一直延續(xù)到今天。
春節(jié),是農歷正月初一,又叫陰歷年,俗稱“過年”。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、最熱鬧的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春節(jié)的歷史很悠久,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。按照我國農歷,正月初一古稱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稱年初一,到了民國時期,改用公歷,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,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(jié)。
以上,就是自成學歷信息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年最新元旦春節(jié)雙節(jié)放假安排全部內容,自成學歷信息網一直關注學習資料,為大家提供優(yōu)質文章,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(xù)關注自成學歷信息網。
聲明:本站為成考自考學歷交流信息網站,所有信息內容均收集于互聯網,本網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和非商業(yè)性學習目的,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,實際情況以當地權威機構部門、院校公布的信息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