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紀念館曬史料硬核回懟高校教師言論》到底具體內容是什么?下面由我們自成學歷信息網(wǎng)小編把收集的內容分享給大家:
在中共黨史、團史上
鐫刻著他的名字——俞秀松
他步履匆匆,一生漂泊
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福州
廣州、莫斯科、新疆
……
20歲后再也沒有回到家鄉(xiāng)諸暨
他,在追求什么?
經(jīng)反復醞釀,俞秀松撰寫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,并寄給各地共產(chǎn)主義者,要求各地建團。不久,李大釗籌建北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,毛澤東在湖南長沙成立團組織。在上海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倡導下,武漢、廣州、天津等地也陸續(xù)建立了團組織,團員發(fā)展到1000多人。社會主義青年團像一塊巨大的磁鐵,把立志于改造舊世界的進步青年緊緊團結在一起,成為共產(chǎn)黨得力的左右手。
這是一幢建于1917年的石庫門建筑,是中國共產(chǎn)主義青年團起源地。為了掩護和團結進步青年,1920年9月在此開設“外國語學社”,劉少奇、任弼時、肖勁光、羅亦農(nóng)等由各地團組織推薦來“外國語學社”學習……讓我們走進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,聆聽共青團發(fā)源地的故事。
講述人:洪穎哲
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
1919年,剛滿20歲的俞秀松就被父親“催婚”了,但少年并不想過早地成就小家,他更希望去實現(xiàn)“為大家”的理想,于是選擇了去念書。
俞秀松在寒假過后,離家回杭州。那天,他的大弟俞壽喬去送他。路上,俞秀松對大弟說:“我這次出去,對家是沒有什么幫助的,所以對父母也無力來孝敬。我曾說過,我的志愿是要做一個有利于國、有利于民的東南西北的人。我什么時候回來也沒有一定?!彼R上船時,又一次說:“我這次出去,幾時回來沒有數(shù)。我要等到大家都有飯吃,等到討飯佬有飯吃時再回來。你要相信,這一天會到來的?!?/p>
從此以后,他再也沒有回過家鄉(xiāng)。1920年8月22日,上海創(chuàng)建社會主義青年團,俞秀松擔任第一任書記。
你我共筑 紅色征途
百年宏圖 從此啟航
講述共青團發(fā)源地的故事
重溫紅色偉業(yè) 發(fā)揚紅色傳統(tǒng)
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
特別鳴謝: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
策劃:郭俊 王蔚 呂玉新
攝影:陳龍 張挺 周俊超
剪輯:王卓
編輯:陳云峰施穎杰
以上就是自成學歷信息網(wǎng)為您收集的有關《紀念館曬史料硬核回懟高校教師言論》的全部內容,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,想要了解更多成考自考相關信息,可持續(xù)關注自成學歷信息網(wǎng)(123adv.com)。
聲明:本站為成考自考學歷交流信息網(wǎng)站,所有信息內容均收集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本網(wǎng)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和非商業(yè)性學習目的,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,實際情況以當?shù)貦嗤C構部門、院校公布的信息為準。